同等学力经济综合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帕累托最优状态
2. 投资乘数
3. 赤字财政
4. 浮动汇率
5. 金融管制
二、简答题 (每题 8 分,共 40 分)
1.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
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3.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4. 简述利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5. 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与计算 (每题 20 分,40 分)
1. 论述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2. 已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X,Y)=lnX+lnY,预算约束为 PxX+PyY=M
(1)求消费均衡的条件
(2)求消费者对 X 和 Y 的需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
善,此时的状态就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
评析: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99 年和 01 年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考过,
记忆。
2.投资乘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自主投资增加 1 个单位,均衡国民收入增
加的比率。
评析:乘数原理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答题时需要解释清楚一单位的投资变动
会引起数倍的均衡民民收入变动。
3.赤字财政: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利用预算赤字,以熨平经济波动,是一种扩张型
财政政策。它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有意识扩大预算赤字的政策措施。
评析:在解释这个概念时一定要和财政赤字相区别,讲清楚赤字财政实际上是一种扩张型
的宏观经济政策。
4.浮动汇率:国际金融中指一国货币对外汇率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
货币当局没有义务进行干预的汇率。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货币当局一定程度
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情况。
评析: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外币的兑换比例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一种汇率(制
度),要注意它实际存在着完全自由浮动和有管理的浮动,我国实行的是后者。
5.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即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
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
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评析:实记,需要注意的是,它还包括了金融管理当局的活动。
二、简答题
1.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
(1)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
成本的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
(2)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
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
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评析:本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主体都是厂商,其一是投入品的价格变动;其二是产出
品的价格变动,二者之差决定了投资的利润率。
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1)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2)对国内增加产值和税收、扩大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3)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4)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5)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区繁荣稳定和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
但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两重性,因避免和克服只引进、不管理,重引进、轻管理的倾向。
评析: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资金、税收、就业等等,答题
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补充,这应该是一个热点问题。
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可分为两类:
(1)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
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
(2)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
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
评析:实记,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主要是非关税壁垒,所以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
比较有现实意义,注意非关税壁垒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4.利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利率与消费和储蓄:高利率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的储蓄,增加生息资
产的供给。
(2)利率与投资:利率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越大,投机规模就会缩小。
(3)利率与通货膨胀: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抑制投资来防止
通货膨胀的发生或者加剧。
(4)利率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利率的变动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使得中央银行利用
利率作用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成为可能和有效。
(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高利率水平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出口的竞争能力
引起贸易逆差,同时吸引外资尤其是短期套利资本的流入
评析:消费、投资和对外经济活动都是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组成部分,透过
对消费和投资的作用间接地影响通胀,并且提到利率必然牵涉到金融机构,这样问题的五
个方面就全了。
5.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1)过剩和短缺: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如果在均衡水平之上,就会产生过剩;反之就会产
生短缺。
(2)信息不足:政府难以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从而难以对政策进行评价。
(3)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也许高度僵化和官僚主义严重,从而增加了决策成本。
(4)缺乏市场激励:政府干预取消了市场力量,或冲抵了它们的作用,就可能消除某些
有益的激励。
(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干扰了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使得其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评析:(1)在微观经济学中有所涉及;(2)(3)(4)是讲政府失灵经常提到的原因;
政府政策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影响也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三、论述及计算
1.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
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但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个
复杂和长期的任务。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制
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改革精神。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首先是在政府的整体协调下进行的,但是
这种整体协调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等一个个局部的改革
实现的,不同部门之间的改革在进度上存在很大差异。
(4)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推进。单纯从国有经济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会面临障碍,而非
国有经济的大量存在可以对市场竞争产生积极地影响,市场竞争的形成又会对深化国有企
业的改革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但也不应该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5)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
因。
(6)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改革战略对于
渐进式改革的成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7)初时条件与改革路径。
a.改革前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宪法制度与生产
力发展之间没有形成不可解决的积累性矛盾是改革得以成功的制度前提。
b.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巨大发展潜力是改革得以成功的物质前
提。
c.政治结构的相对集中和领导集团的权威性是改革得以成功的组织前提。
d.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改革得以成功的文化前提。
(8)弱政府还是强政府。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的是强政府而不是弱政府,只有把灵活的市
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9)中国改革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式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
其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任何经济转型的国家,但同时必然包含着普遍性的意义。
(10)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
应性。
评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说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内涵是什么;其次论述改革的
诸多经验,在罗列的诸多经验中,(1)主要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说明改革成功的根本原
因,则在(10)中又进一步做了强调,(2)-(8)则具体涉及改革的方式和做法,包括
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重在强调增量改革,这是和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区别之一;最后,
应该对我国渐进式改革做一个简短地评价,这是(9)的内容,这样作为论述题的答案就相
对比较完整了。
2.计算
(1)由 MUx=MUy,可得均衡条件为 PxX=PyY
(2)联立 PxX=PyY 和 PxX+PyY=M,可得消费者对 X、Y 的需求分别为 M/2Px、M/2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