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年真题
201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2*8=16)
 1.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     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明显的经济结构。
 A 高科技产业、低端制造业 B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C 城市工业、农村农业 D 先进产业、落后产业
答案:C
 2.若正常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可能导致该商品需求D向右下移动至D’ 的因素包括:


 1)该商品价格下降 2)替代品价格 3)互补品价格 4)消费者收入 5)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  A  1)2) B  2) 3)  C  3)4)D 4)5)    
答案:D 
3. 不属于我国社保制度构成的内容
  A 社会保险 B社会捐赠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济
答案:B  
社会福利: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保制度。
社会救济:社会救助,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扶危济贫。 
社会捐赠: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团体出于爱心,自愿无偿地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赢利单位,某个群体或个人捐赠财产进行救助的活动。
4. 不属于国债的功能:  1)弥补政府财政赤字 2)替代私人投资 3)调节经济 4)筹集建设资金 5)公开从事市场业务
 A  2)5)  B  C  1)5) D     
答案:A 
5. 米德冲突是指 
A 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B 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n个政策工具。
C 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追求内外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D 在某些情况下,同时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答案:C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6.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但不在交易所集中交易)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是
 A远期 B期货C期权 D互换 答案:A 
7.根据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条件包括:1)要素市场融合 2)价格与工资弹性 3)商品市场高度融合 4)国际收支顺差 5)宏观经济协调和政策融合 6)金融市场融合
 A  1)2)4)6)  B  1)2)3)4)6)  C  1)3)4)6) D  1)2)3)5)6)
答案:D  
8 国际收支表的经常账户包括  1)货物 2)服务 3) 收入 4)经常转移  5)国际收支
 A  1)2)3) B  1)2)3)4)  C 1)2)3)4)5) D 1)2)4)5)
答案:C  
二、名词解释(
3*4=12
1.提供曲线
答案:提供曲线(offer curve)又译作供应条件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
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
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
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2.流动偏好陷阱  
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 (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某一点的利率,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
 
3.等产量曲线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在一定产量下的两种生产要素
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
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4.国家预算法 
答案: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主要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执行机关、中央和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分配关系。

三、简答题(8*4=32) 
1.利息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答案: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他们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即外汇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相结合,以避免汇率风险,保证无亏损之虞。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出现远期贴水。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2.中国货币供应的内生性
答案:货币供给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
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3.税收负担转嫁的条件
答案:一般地说,税负转嫁的存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条件: 
1)商品经济的存在 
税负转嫁是在商品交换中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动实现的。没有商品交换的存在,就不会有税收负担的转嫁。因此,商品经济是税负转嫁的经济前提。从历史上看,在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里,产品一般不经过市场交换,直接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在这个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国家征税主要是课自于土地及土地生产物的税收,这部分税收只能由土地所有者负担,纳税人不能实现税负转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形式表现为价格,商品交换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为商品和商品流转额的征税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同时也为商品课税豹转嫁提供了可能,商品课税也迂回地或间接地通过价格助变动实现转嫁。 
2)自由定价体制的存在 
税负转嫁是和价格运动直接联系的,一般是通过提高铭货的售价率压低进货的购价来实现的。其中,有些税种的税负可以直接通过价格的变动实现转嫁;有些税种的税负是通过资本投向的改变,影响商品供求关系间接地通过价格的变动实现转嫁。无论采取哪种转嫁形式,都依赖于价格的变动。因此,自由定价制度是税负转嫁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由定价制度是指生产经营者或其他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自行定价的价格制度。价格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政府指令性计划价格制度、浮动价格制度和自由价格制度。在政府指令性计划价格制度下,生产经营者或其他市场主体没有自己的定价权,价格直接由政府控制,纳税人不能通过价格变动实现税负转嫁。在浮动价格制度下,政府确定商品的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在浮动幅度范围内,生产经营者和其他市场主体有一定的自由定价权,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实现税负转嫁。在自由定价制度下,生产经营者和其他市场主体完全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由定价,税负可以实现转嫁。 
通过对税负转嫁存在条件的分析,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基本上不存在税负转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客观上存在着税负转嫁。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这种体制下,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和其他市场主体各有独立的物质利益。盈利成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实现税负转嫁成为各类纳税人的主观动机和愿望。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对价格大部分放开,企业已有很大的自由定价权,以自由价格为基础的自由定价制度已基本形成,税负转嫁的客现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在商品经济中客观存在的税负转嫁现象,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也必然客观存在。 
4.图形解释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原则指出,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三元悖论”原则可以用图1来直观表示。“三元悖论”是指图中心位置的灰色三角形,即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 如果实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没有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 则必须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如果要使得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同时兼得, 则必须实行资本管制。也就是在灰色三角形中,三个角点只能三选二。
 
4.图形解释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原则指出,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三元悖论”原则可以用图1来直观表示。“三元悖论”是指图中心位置的灰色三角形,即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 如果实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没有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 则必须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如果要使得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同时兼得, 则必须实行资本管制。也就是在灰色三角形中,三个角点只能三选二。 
  
  
四、论述题(20*2=40) 
1、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制度是
指制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1)产权的排他性 
2)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3)产权的可转让性
 4)产权的有效保护  
2、考虑某封闭经济满足以下条件,消费C=40+0.8(Y-T)可以投资I=140-10r  r表示利率 政府税收T=50 政府支出G=50 实际货币需求L=0.2Y-5r 名义货币供给M=100,价格水平p,1)问IS曲线,LM曲线 IS曲线:Y=C+I+G 
即Y=40+0.8(Y-50)+140-10r+50 0.2Y=190-10r Y=950-50r    2)IM曲线 L=M/P 即0.2Y-5r =100/p Y=500/p+25r 
3)总需求曲线和价格水平p=1时的总产出 1700/3 
利用IS-LM曲线消去r,得到总需求曲线:Y=950/3+1000/3p p=1时,Y=650 
4)如果政府支出G从50增加到80,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答: 
5)解释什么叫挤出效应,并说明产出这一效应的原因 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进而使私人投资减少,从而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数量。它的产生是需要条件和前提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挤出效应,比如1931年时的大萧条时正是政府的大力支出才使得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这个前提是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即财政赤字时。 
  整个经济体的可贷资金的数量取决于国民储蓄,它包括政府储蓄和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就是政府收入减去支出,如果财政盈余,政府支出不会发生挤出效应,因为它使用的是自己的资金,它不会造成私人储蓄的资金被政府占去,这样就私人储蓄不会减少,利率不会上升,私人投资也不会减少,所以GDP增长也不会减少;反之如果财政赤字,政府支出意味着政府要占用私人储蓄的资金,那么私人投资的资金减少,利率就会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所以GDP也会减少。正是因为政府支出挤占了私人投资,所以这被称为挤出效应。总之一国的总储蓄是一定的,政府占用了私人储蓄,私人投资就会减少,GDP自然减少。 
  它的逻辑是这样的:政府储蓄非正——政府支出挤占私人资金——私人资金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DP减少——挤出效应产生。 
  以上分析是挤出效应的经典分析,是封闭经济,即没有外来资金的国内经济。假如一国有大量资本净流入,那就又另当别论。因为外来资金增加了本国可使用的资金,这时政府即使赤字也可增加投资,因为外来资金填补了它占用的私人资金。正如美国,它的财政赤字很多,但是它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财政赤字,因为有不断的资金流入美国。 总之,当政府支出不挤占私人资金时,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

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咨询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56室电话:010-62513771/62515745     17301090501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