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院校新闻
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暨人才培养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8月25日,由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暨人才培养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康涛,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规划处处长、人事处处长杨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熙乾,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敏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三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林建浩,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刘潇,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与学位部部长乔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系主任魏立佳,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徐龙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严兵,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袁健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鸿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张涛。

本次论坛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人才培养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规划处处长、人事处处长杨东教授主持。杨东教授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康涛教授作大会致辞。叶康涛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是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专硕教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也意味着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将成为我国培养高端数字经济人才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数字经济领域做了很多前瞻性的研究和探索,正在探索性的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成体系的数字经济课程、编著系统性的数字经济教材、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积极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国家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他强调,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和业界各方共同的参与和合作。数字经济专硕教指委秘书处设立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将积极履行秘书处的职责,全力支持教指委工作,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为教指委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支撑,为数字经济领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致辞环节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在会场合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教授向大会作背景介绍。

刘守英教授表示,本次论坛的目的有两点,一是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科特点,针对新组建的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讨论经济学尤其是数字经济问题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过程如何进行,未来的人工智能和经济学如何结合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便更好地做好教指委工作,为全国范围内的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好服务;二是邀请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领域的著名学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数字经济专硕夏令营营员同学,以主旨演讲的形式灌注一次数字经济的洗礼。同时,刘守英教授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本次论坛以及数字经济专硕教指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依次做主旨演讲。

陈斌开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学”的主旨演讲。各类智能硬件、各类软件和应用程序以及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各类数字平台,都是现实中关于数字经济的一些例子。他认为,数字经济的分析框架,可以参照信通院界定的数字经济“四化框架”,即生产要素领域的数字产业化、生产力领域的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以及生产关系领域的数字治理;数字经济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上升,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然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浮现。陈斌开教授指出数字经济中包含四类矛盾,即数据价值与信息安全、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与市场效率以及平台经济与社会公平的矛盾。平台企业掌握大量的个人社交、购物、支付等数据,需要汇聚起来才生充分发挥其价值,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挑战。平台企业作为应用数字技术最为直接的主体,可能无法同时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主体。虽然平台经济为传统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平台经济对于社会公平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最后,他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关于数字经济专业的教育培养实践,强调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数字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中国数字经济教育发展联盟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寇宗来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化生存的机遇和挑战——暨对‘数字经济专硕’的启示”的主旨演讲。首先,他认为数字化是一种通用技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某一种通用技术紧密相关。考察数字经济时代的变与不变,对于研究数字经济问题至关重要。财富的源泉来自于分工和专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既会降低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也会让市场的交易成本下降,互联网杠杆下中间规模形成的两不靠效率陷阱,对分析未来的数字经济产业动态,具有重要启示。其次,他还认为区别于租金最终沉淀的垄断部门,数字经济时代要把政府部门里面沉淀的各种分割的数据孤岛的数据激活,把中国最大的现实应用场景的海量数据的优势发挥起来,未来就要以数租驱动,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他指出数字经济与传统学科的关系比较难界定。最后,他强调数字化过程会缩小区域间基于物理意义上的数字鸿沟,但是会扩大一个地区内部基于数字认知的新鸿沟,所以在数字经济时代一定不能陷入基于数字鸿沟的信息茧房。

马述忠教授发表了题为“关于数字经济专业学位建设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首先,经济类专硕解决好差异化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是关键。其次,他认为数字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应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大拼盘,不能粗暴地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课程不经改造就直接列进来,需要走出认知误区,建设理论、工具和手段类的课程,也有必要打造一套统编的数字经济研究生教材。他强调建设案例库和举办案例竞赛很有必要,不应机械地复制管理学的案例模式。最后,他表示,需要避免管理化或计算机化倾向。他根据自身及团队转攻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体会,认为严守自己的学科边界很重要。同时,数字经济专业建设还需要兼顾高校和区域之间的禀赋差异,共享校外实践基地资源,浙江大学也愿意为数字经济的专业学位公共物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戚聿东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当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数字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改写和重构世界经济版图,数字企业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和替代性作用。中国拥有超大规模“数字人口”优势,数字产品应用场景广泛,给数字企业“双创”提供了肥沃土壤,众多“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使得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起来。他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对经济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于数字企业新形态、数字经济新学科、政治经济学新议题、微观经济学新命题以及数字经济新专业的出现。最后,他强调数字经济时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规律、方法、内容、命题等都没有根本变化,经济学仍具有一般性。数字经济时代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运行特征,会局部改写了一些经济学原理及实现机制,这就需要经济学界与时俱进,借着数字经济的机遇实现中国经济学在该领域的迅速赶超。

张建华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的主旨演讲。他从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数字经济专业建设目标和研究内容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思考与建议三个视角展开介绍。他认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采用新的数字技术将导致经济“大分流”,形成区别于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发展。全球经济向数字经济迁移已势在必然,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数字经济具有数据创新性、平台依耐性、跨越时空性、融合渗透性与超速成长性共五大特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需要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他强调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建设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大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工具使用能力,扎实的经济学知识和系统的管理学理论,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人才。最后,他指出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紧迫性,需要树立数字经济新思维、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关注平台型经济研究、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跟踪数字化案例研究、建立特色场景资源数据库,创新数字治理模式、加强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

本次论坛的第二阶段进行了教指委工作文件内部讨论,由刘守英教授进行主持。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与会专家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良好的会议效果,也为全国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

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咨询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56室电话:010-62513771/62515745     17301090501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