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六位一体 全程育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人大模式”项目荣获(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双一流学科和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建设单位,首批入选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特色,以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人才体系为目标,以培养中国特色经济学专门人才为宗旨,突出实践性和问题导向,培养学生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通过重点打造“六个一”(一流师资和研究平台、一个中国特色经济学专班、一套中国经济学教材、一批实践基地、一系列经典讲座、一组公众号及网站),贯通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与课外、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方法训练全过程,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的“六位一体、全程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一条培养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人才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新路。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培养什么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
针对现行经济学本科教育对中国观照不够、对时代观照不强的问题,本成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核心,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渊博学识和卓越能力、深刻思想和创新思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勇担重任的开路先锋。
2.用什么培养人——运用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
针对现行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课堂与课外脱节、知识传授与方法训练不匹配的问题,本成果通过建设政治经济学分级课程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教学模式、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设立制度化实践基地、开设中国特色经济学高端系列讲座,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方法,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3.怎样培养人——以实践性和问题导向培养学生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
针对现行经济学本科教育问题意识不强的问题,本成果通过建立10个“党建与双一流实践基地”、参与地方改革试验、运用实地实验方法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开展“案例中国”、“千人百村”、“国情考察团”等田野调查,邀请中央部委、企业、地方政府干部做讲座,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直面重大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以打造一流师资和研究平台为依托,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支撑。
传承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基人宋涛、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以及胡钧、吴易风等“大先生”奠定的深厚传统,引进10名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杰出人才,形成一支由34名学者组成的老中青结合的“一论两史”一流师资团队。依托中宣部“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习近平同志视察过的“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探索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理化,为中国特色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学术支撑。
二、以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为抓手探索经济学本科教育新模式,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和课程支撑。
建立全国首家以“中国特色经济学”命名的实验班,打通本硕博培养环节,建立动态考核机制;课程设置突出“一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两史(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增设十余门中国特色经济学课程;重视实践与问题导向,强调量化与质性研究,加大调查研究等方法训练。将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探索推广至所有本科教学和课程体系,在全国首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科课程,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资料—案例—数据库—网站资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与课程体系。
三、以“中国经济学”国家级系列教材编写为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本科教材体系,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教材支撑。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深厚积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组织编写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五部教材入选国家教材委员会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名单。以此为重点,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教材体系。
四、以问题导向构建扎根中国大地的本科生能力培养体系,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支撑。
在安徽小岗、贵州湄潭等地建设10个“党建与双一流实践基地”,为老师和学生深入一线调研提供制度保障。在重庆梁平、浙江丽水、义乌等地建立实地实验研究点,为老师和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政策评估提供机制保障。在广东南海、四川泸县、上海松江等地建立地方改革试验观察点,为老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地方改革试验提供体制保障。利用“千人百村”、“国情考察团”、“案例中国”等项目,为老师和学生深入基层了解中国国情提供渠道保障。通过建设制度化实践基地,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五、以建设一系列讲座和公众号引导学生关心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支撑。
面向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课程,形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通过“中国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系列讲座”、“经济史视野下的长期发展系列讲座”、“经济学研究能力与学科发展系列讲座”、“文献阅读计划系列讲座”等,形成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运营“人大政治经济学论坛”、“政治经济学大讲堂”、“人大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公众号和网站,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通过构建“课程—讲座—传播”多维度知识传授体系,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支撑。
成果的创新点和成效
一、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编写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教材。
(2)在国内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列讲座”本科课程,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课堂。此课程由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刘元春、杨瑞龙、刘守英、邱海平、陈享光、谢富胜等讲授,内容涵盖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协同发展、收入分配、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专题,向学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3)通过高端论坛、系列讲座、公众号等传播方式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头脑。邀请顾海良、洪银兴、逄锦聚、黄泰岩等著名经济学家为学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专题;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以及“人大政治经济学论坛”公众号等,让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
二、通过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和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建设,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特色经济学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
(1)在教材建设上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系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和基本规律,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教材体系,为建设中国自主的经济学教材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2)在培养方案上强调“一论两史、史论结合”,在课程设置上突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在方法上注重量化与质性研究以及社会调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完善和创新了经济学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3)在培养模式上贯通本硕博、实行书院制管理,在教学安排上实行小班制研讨式教学和一对一学术导师制,创新了经济学本科人才的教学模式。(4)在学生能力养成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思维训练上注重问题导向,在方法训练上注重田野调查,创新了经济学本科人才的能力培养模式。
三、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实验点—观察点—田野调查”立体化的“社会大课堂”体系,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支撑
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通了课堂教学与真实世界的通道,实地实验点的建设打通了现代方法与中国案例的通道,改革观察点的建设打通了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通道,田野调查项目的建设打通了知识获取与中国故事的通道。立体化的“社会大课堂”体系促进了经济学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田野相呼应,促使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形成了“大先生”垂范、老中青结合的一流师资团队
卫兴华教授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刘伟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奖;林岗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学院获四项全国优秀教材奖;刘元春、刘守英在中央政治局进行专题讲解、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团队成员多篇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刘守英、谢富胜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享光获北京教学名师奖和师德师风奖,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获评首届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取得良好示范效应,得到同行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列讲座》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成为教育部首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其培养方案为多所高校效仿。《新时代经济学专业(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建设:方案设计与改革探索》入选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探索》获教育部立项。面向全国高校举办的“政经大讲堂”、“政经大论坛”等高端公益学术讲座,参与学习人数超过60万人次,听课学员覆盖全国一百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参与人数近4万人次,为提升全国高校政治经济学师资水平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出重大贡献。
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学生研究能力大大提升。2016年以来经济学院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128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代表性核心期刊发文53篇。二是学生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仅2019-2022年期间,本科生获大创国家级立项20项,北京市级29项,校级17项,11项科研基金立项。三是学生分析能力大大提升。2019-2022年期间,本科生获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人,一、二、三等奖各1人;获“创新杯”课外学术竞赛特等奖3项,一、二、三等奖共93项;获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市一、二等奖共10人。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年均300余名学生参与“千人百村”等社会实践,共完成69个课题、40余篇主题报告;2022年90余名学生前往40余个村庄开展“乡村振兴千村大调查”;本科生调研成果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百篇优秀调研报告,被《中国青年报》等刊登。本项目培养出了一批卓越人才。本院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一个党支部获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表彰奖励十余项。
团队成员
“六位一体 全程育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人大模式”团队全体成员:刘守英、刘元春、谢富胜、陈享光、邱海平、李琼、周文、齐昊、范欣。
刘守英(前排右二)、刘元春(前排左二)、谢富胜(后排右二)、陈享光(前排左一)邱海平(前排右一)、李琼(后排中)、周文(后排左二)、齐昊(后排右一)、范欣(后排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