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2020的全球疫情大冲击和金融大动荡本应是世界大合作共度难关的重大机遇,近期的G20推出的5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计划,是一个全球经济大合作的好事。但最近几个月同时出现了不少“逆全球化”的现象,刮起了阵阵逆全球化的“冷风”。
如此看来,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并没有从历史上的“大危机”中吸取教训,反而是希望通过这种人为制造的“世界成本”来获取自己更好的位置。我们简单归纳一下最近“逆全球化”的几大现象。
第一大现象:油价战
油价争夺问题是个长期的问题。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深度下跌。截至目前,ICE布油跌幅达到约60%,ICE WTI原油跌幅约为55%,目前的国际油价基本处于十几年以来的最低点。OPEC的代表沙特、非OPEC的代表俄罗斯和美国这三个国际原油生产巨头之间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决定了国际原油市场很难达成一个比较长久的协议。疫情爆发后至今,连一个临时性的协议也没有看到。动荡的国际原油市场不利于经济的全球化。
第二大现象:新冠病毒来源的“甩锅”
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时,中国在自身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以自己的资源积极支援全球疫情防控:向外派出医疗人员、援助疫情防控物资;同时加大复工复产力度,出口疫情防控设备等等。在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真正的国际友人作用的情况下,海外传来了无证据的新冠病毒是来自中国的不和谐声音。众所周知,病毒不分国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到底来自何处。海外某些国家怠慢疫情防控的政策失误想以这种 “甩锅”行为来推卸责任,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甩锅”的背后折射出的还是“逆全球化”的自私行为和本质。
第三大现象:特朗普近期的言论
在近期的白宫新冠病毒疫情资讯会上,特朗普做了一个演讲。特朗普演讲的大概意思是要借这次疫情,把制造业搬回美国,把美国建设成一个能源独立、制造业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国家等等。特朗普设想的未来美国将是独立于全球供应链之外,逐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过去近三十年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模式,特朗普的言论是明显的“逆全球化”言论,这也是特朗普继2018年主动发起全球贸易“大摩擦”之后,对美国“逆全球化”倾向的进一步表述。
第四大现象:应对“大冲击”全球政策对市场机制的“替代”
为了应对外部冲击,尤其是美元流动性的冲击,依据IMF Policy Tracker的统计,我们看到全球约170个经济体中,大约24%的经济体出台了不同程度的外汇市场干预。如果考虑到美元货币区、欧元货币区以及BCEAO货币区不需要经济体自己来干预外汇市场以外,你会发现全球经济体对外汇市场实施干预的比例可能达到35%左右。从外汇市场干预的40多个样本来看,发达经济体也干预外汇市场,比如丹麦、瑞士等;其余大约87%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甚至出现了菲律宾关闭外汇交易的情况。
从股票市场来看,全球差不多有10来个经济体出台了“禁止卖空”的微观市场交易机制政策。
从财政政策来说,全球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这些计划是否能够完全按照市场财务纪律来运作,也是值得进一步观察的。
上述等等政策对市场机制某种程度的“替代”,作为临时防控“大冲击”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但从中长期来说,坚守市场财务纪律才不至于破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五大现象:疫情防控中对全球稀缺资源的争夺
疫情防控本身要求的暂时的“封国”等措施已经限制了全球性的人员和资源流动,本应该相互协助、攻克时艰,但某些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令人深思。
3月1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欧盟将全面禁止部分医疗防护设备的出口,以保证欧盟内部有足够的供应,同时呼吁成员国之间不应相互禁止出口医疗物资。接着德国等国家开始禁止对外出口防护物资,一些国家的原材料渠道被切断。比如瑞士几乎所有医疗防护物资都依赖进口,且需通过德国转运,因此德国的出口禁令对瑞士造成了严重打击,甚至发生扣留过境口罩、“抢口罩”的现象。
美国近期也禁止疫情防控医用物质出口,要优先保证美国疫情防控的需要。更夸张的是,美国移民局在2020年3月26日发出推特,鼓励其他国家的医护人员申请H签证和J签证来美国医院工作。在全球疫情防控危难时期,美国竟然采取了跳过很难的美国医考直接发H或J签证。这种赤裸裸的对全球“危难时期”稀缺资源的争夺行为,再次暴露了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自私行为。
我们也看到世界上还存在大量的低收入和贫困经济体,医疗资源本身就非常紧缺,还在等待国际援助来防控疫情。而发达经济体的技术是最好的、疫情防控医疗物质生产潜力也是很大的。过去2个月我们看到美国工业巨头3M公司将其N95口罩的产能翻番,每月可以达到1亿只;飞利浦也计划将呼吸机的产量提高1倍;还有生产化妆品的巨头改生产洗手液,如欧莱雅集团,等等。
全球部分最重要的发达经济体采取的这种“大难来时各自飞”的行为,严重缺乏国际担当和国际责任感。这些行为对未来的全球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疫情对经济需求负面冲击作用的放大,即使在疫情过后,由于外部需求的不足,全球贸易本身也会相应萎缩,市场本身也有出现“内生性逆全球化”的风险。
对于主张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有志之士来说,现在盛行的“逆全球化”现象,颇有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觉,但不必惊讶,因为这并不能阻挡全球化的大趋势。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大多数经济体都看到了、并享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更好的分工协作和福利增长,他们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文章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