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行”,这不是抽象的论断,而是有着生动具体的表现。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突出表现。讲马克思主义“行”,意味着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都表明,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重要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时代证明。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首先在于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劳动人民利益为理论出发点和归宿的。鉴于进入文明社会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不仅要让劳动人民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处境,而且要让“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的每个人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都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与此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表现出它的“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写道: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社会主义搞公有制,是服从于一定的任务和目的的,是服从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的。马克思主义搞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概括起来说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本质规定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著中反复讲过。《共产党宣言》中讲,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要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要实行公有制,正是服从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和目的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阻碍生产力发展。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又是服从于共同富裕目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实际进行创新发展,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我国生产力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就是“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好”。
原文链接:
http://www.cssn.cn/dzyx/dzyx_llsj/201906/t20190628_4926146.shtml?from=timeline